蛮龙简短的资料

  • 蛮龙简短的资料已关闭评论
  • A+
所属分类:好词好句

1.蛮龙的介绍

蛮龙(知属名:Torvosaurus)意为「野蛮的蜥蜴」,是种大型肉食性恐龙。它们生存晚侏罗纪启莫里阶/提通阶的北美洲与葡萄牙,约为1亿4500万年前。

蛮龙是肉食性恐龙,可能以大型草食性恐龙为食,例如剑龙类或蜥脚类恐龙。

蛮龙以强壮的后肢行走。它们拥有强壮的短前肢,前臂的长度是上臂的一半。它们还拥有巨大的拇指尖爪道,以及大型、锐利的牙齿。

蛮龙身长9到11公尺,高度为2.5公尺,体重约为2公吨,这让它们成为除了依潘龙(Epanterias)以外,该时代最大型的肉食性恐龙;而依潘龙可能只是只大型异特龙。

蛮龙是莫里内逊组所发现的最大型掠食者,但可能不是顶级掠食者,该地的顶级掠食者是类似大小、更为常见的异特龙。而身长8公尺的角鼻龙也与它们一同竞争猎物,但角鼻龙可能是种以小群体生活的生物,而且数量没有蛮容龙普及。

2.蛮龙的恐龙档案

恐龙名称:蛮龙

拉丁文名:torvosaurus

种:潭氏蛮龙、君王蛮龙、格式蛮龙、坦桑尼亚蛮龙、南非蛮龙、中国蛮龙(暂时名称)

绰号:蛮王龙,野蛮龙,侏罗纪的暴龙

恐龙体长:11-14.2米

体重:4000-12200KG北美最大标本:12.56米8.5吨

葡萄牙最大标本:14.2米 12.2吨

亚洲最大标本:(暂时未被科学界描述)

身高:臀高最高4.4米,头高最高接近5米

最大实体标本:13.5米,身高4米, 10吨

恐龙食物:肉食

生存年代:侏罗纪晚期,15300万年前

生存时期:晚侏罗纪启莫里阶到早白垩纪凡蓝今阶

生存地点:美国、葡萄牙、南非、坦桑尼亚、中国

咬合力:最大15吨,陆地动物仅次于霸王龙

牙齿长度;齿冠长度最长155MM(MNHUK R6758)

奔跑速度;30千米/时

爪子长度:实体最大个体35CM

前肢拍击力达2吨+ 辨认要诀:类似暴龙的牙齿分布,牙齿粗壮并尖利且很长

很大,中间的上颌骨牙齿相当的长,头部大,身体粗壮厚实,前肢发达强壮,爪子很大,腿长而强壮。和霸王龙的长相很相似(都是大脑袋长牙躯干壮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361303030腿长个子高,但蛮龙和霸王龙的血缘很远)

恐龙种类:蜥臀目·兽脚类·坚尾龙类.斑龙超科.斑龙科.斑龙亚科.蛮龙属 来历:1972 年,詹姆斯·詹森(James A. Jensen)与 Kenneth Stadtman 在科罗拉多州的干梅萨采石场发现蛮龙的化石,属于莫里逊组。同一年,彼得·加尔东(Peter Galton)与詹姆斯·詹森将这些化石叙述、命名,模式种是谭氏蛮龙(T. tanneri)。而葡萄牙的标本则是由奥克塔维奥·马特乌斯(Octávio Mateus)与马吉尔·泰雷斯·安顿涅斯(Miguel Telles Antunes)所研究。

正模标本是由上臂的肱骨,与下臂的桡骨与尺骨所构成。其他发现的化石包含上颌骨、前上颌骨、不完整的齿骨、泪骨、尾椎、耻骨、坐骨、以及手部骨头。

蛮龙与较早期的斑龙有亲缘关系,但蛮龙似乎较为先进。蛮龙的分类仍然未确定,但蛮龙所处的斑龙科是基础坚尾龙类的一个断尾演化支;角鼻龙下目也是一个断尾演化支,但这演化支持续存活到白垩纪末。

3.李四光的简短资料

李四光,原名李仲揆,1889年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一个贫寒人家。他自幼就读于其父李卓侯执教的私塾,14岁那年告别父母,独自一人来到武昌报考高等小学堂。在填写报名单时,他误将姓名栏当成年龄栏,写下了“十四”两个字,随即灵机一动将“十”改成“李”,后面又加了个“光”字,从此便以“李四光”传名于世。

1904年,李四光因学习成绩优异被选派到日本留学。他在日本接受了革命思想,成为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中年龄最小的会员。孙中山赞赏李四光的志向:“你年纪这样小就要革命,很好,有志气。”还送给他八个字:“努力向学,蔚为国用。”

1910年,李四光从日本学成回国。武昌起义后,他被委任为湖北军政府理财部参议,后又当选为实业部部长。袁世凯上台后,革命党人受到排挤,李四光再次离开祖国,到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。1918年,获得硕士学位的李四光决意回国效力。途中,为了解十月革命后的俄国,还特地取道莫斯科。

从1920年起,李四光担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、系主任,1928年又到南京担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,后当选为中国地质学会会长。他带领学生和研究人员常年奔波野外,跋山涉水,足迹遍布祖国的山川。他先后数次赴欧美讲学、参加学术会议和考察地质构造。

1949年秋,新中国成立在即,正在国外的李四光被邀请担任政协委员。得到这个消息后,他立即做好了回国准备。这时,伦敦的一位朋友打来电话,告诉他国民党政府驻英大使已接到密令,要他公开发表声明拒绝接受政协委员职务,否则就要被扣留。李四光当机立断,只身离开伦敦来到法国。两星期之后,李夫人许淑彬接到李四光来信,说他已到了瑞士与德国交界的巴塞尔。夫妇二人在巴塞尔买了从意大利开往香港的船票,于1949年12月启程秘密回国。

回到新中国怀抱的李四光被委以重任,先后担任了地质部部长、中国科学院副院长、全国科联主席、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。他虽然年事已高,仍奋战在科学研究和国家建设的第一线,为我国的地质、石油勘探和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。1958年,李四光由何长工、张劲夫介绍加入了中国**,由一个民族民主主义者成为共产主义战士。60年代以后,李四光因过度劳累身体越来越差,还是以巨大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地震预测、预报以及地热的利用等工作中去。1971年4月29日,李四光因病逝世,享年82岁。

4.普罗米修斯的简短资料

普罗米修斯(古希腊语:Προμηθεύς),在希腊神话中,是泰坦神族的神明之一,名字的意思是“先见之明”(forethought)。

是地母盖亚与天父乌拉诺斯的女儿忒弥斯与伊阿佩托斯的儿子。普罗米修斯教会了人类很多知识。

宙斯禁止人类用火,他就帮人类从奥林匹斯偷取了火,因此触怒宙斯。宙斯将他锁在高加索山的悬崖上,每天派一只鹰去吃他的肝,又让他的肝每天重新长上。

几千年后,赫剌克勒斯为寻找金苹果来到悬崖边,把恶鹰射死,并让半人马喀戎来代替普罗米修斯。但他必须永远戴一只铁环,环上镶上一块高加索山上的石子。

5.文天祥的简短资料

文天祥(1236~1283),号文山,吉安(今江西县名)人。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。 宋理宗宝佑四年(1256)考取进士第一名。历任湖南提刑,知赣州。德佑元年(1275)正月,闻元军东下,文天祥在赣州组织义军,开赴临安(今杭州,当时南宋的京城)。次年被任为右丞相兼枢密使。景炎二年(1277),进兵江西,收复州县多处。后兵败被俘,妻子儿女皆被执,将士牺牲甚众,天祥只身逃脱,乃退广东继续抗元。后因叛徒引元兵袭击,同年十二月,在五坡岭(今广东海丰县)被俘。元将张弘范迫其招降张世杰,乃书《过零丁洋》诗以诉之。末句云:“人生自古谁无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。”次年,被押送元大都(今北京),囚禁四年,经历种种严酷考验,始终不屈。于1283年从容就义,年仅47岁。

文天祥创作了大量的诗、词和散文作品。其中诗作达百余首,成就很高。有《文山先生全集》。文天祥擅长书法,行草流畅劲秀,颇具韵度。但传世墨迹极少,有《自书木鸡集序》、《谢昌元座右自警辞》、《遗像家书》等。

6.老山界简洁的资料

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开始长征,11月从广西全州渡过湘江,翻过位于广西全州与湖南东安、新宁“两省三县市”边境的越城岭,向贵州方向前进。

老一辈无产阶段革命家陆定一同志写下著名的革命回忆录《老山界》一文,使“老山界”这个地名传遍了神州大地。越城岭,俗名老山界,为五岭之一,东安舜皇山处其中段。

陆文中所描述的红军过老山界的几个具体地点,如“雷公岩”、“塘坊边”、“雷霹岭”等正好在舜皇山国家森林公园内。陆定一称老山界(舜皇山)为红军“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”。

拟依托舜皇山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及地理地缘优势,将老山界景区打造成为“重走老山界红军路”弘扬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经典红色旅游区,修建陆公亭,红军长征纪念馆、红军长征线路及沿岸景点开发。